说起北京,人们谈论的焦点往往不一而足,什么数代古城、伟大首都;什么经典与物俗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产物,这天子脚下的人们,多少都受些熏陶。文化是一种保留,也是一种变化,保留和变化围绕着老北京手艺人手里的绝活儿传承到今天,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散地隐藏在单元楼和四合院里。 一个北京老人,在庙会上看到了一盏纸扎灯笼,激动得连声说:“对对,这就是我小时候的那盏!多少钱我都要买回去留个念想。”于是,这盏需要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的纯手工制作纸扎灯笼便被它的作者亲手送给了这位老人。 不少北京老手艺人,都会带着骄傲和欣慰,给你讲这个故事。不同的仅仅是当中的灯笼变成了绒花、毛猴或者别的什么老玩意儿。那些曾经代表了老北京民俗文化的老玩意儿,如今大部分都存在故事里。 这些老玩意儿卖贵了没人要,便宜了都不够成本。而靠这些手艺熬到了“特级大师”的级别,享受的政府津贴一个月才100元。前途,是真没有,但这不妨碍他们自娱自乐。 有工艺大师称号的“小灯张”张双庆老爷子,从水电设计院高级模型师的岗位退休后,没有拿着退休金在家享清福,他在家闲着人就打蔫,只要有人请去扎灯,马上就来了精神,不管有没报酬,肯定得跑过去一趟,人到了不算,经常连材料都一起背过去。那架势哪是干活去了,分明就是过瘾去了。 为了做只能卖二三十块钱的核桃工艺品,老郑经常钻到北京郊县那些连长途班车都不到的深山区,去找能结出自己中意的山核桃的那棵树。每次只要找到了中意的核桃,他就天天揣在身上,逮着个人就拿出来显摆,活脱一个得了“宝贝”的孩子,谁信他今年已经是50大几了呀。 这些老艺人们更愿意将自己还继续的老玩意制作手艺,称之为“玩”,玩毛猴的,玩绒花的,玩核桃的,玩灯笼的……
|
四合院中式装饰设计(北京)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古家具文化一条街89号
24小时服务手机:13381115162
联系电话:010-85775818 VX:sihemy88 E-mail:sihemy@163.com
Copyright(C)Beijing SHMY Archite ctural Design Co.Ltd 京ICP备09092636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147
版权所有:北京四合茗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